“六根棍”是指新中國成立前與成立初期盛行在新疆伊犁、塔城等地區(qū)的俄式輕便四輪馬車,它是塔塔爾人從伏爾加河流域引進的一種傳統(tǒng)交通工具。這種車輛因為車架是由碗口粗細的六根圓木棍組合而成,故而被人們俗稱為“六根棍”。這類馬車因為車身輕、車座低、時速快、行進轉彎靈活方便、乘坐舒坦、造型美觀等優(yōu)點,在新疆各民族中迅速普及,成為近代新疆最主要的拉乘交通工具。舊時,達官貴人都喜歡以“六根棍”代步,尤其是在民國時期,這種車用的最為普遍。輕便快捷、造型美觀的六根棍,在韃靼洋馬的驅動下,跑起來平穩(wěn)、舒坦、迅疾如風,令人驚嘆。
除了“六根棍”外,在歷史上塔塔爾人還使用過其他不同類型的車輛,如勒勒車、槽子車、高輪車與牛車、駱駝車等,它們均與塔塔爾先民的游牧、狩獵生活緊密相關。
勒勒車,亦稱“轱轆車”“羅羅車”“來來車”,以樺木或榆木制成,雙輪,軸徑如椽,做工粗苯,堅固耐用,適合于山地、戈壁、草原行駛,固有“草上飛”之稱。在荒野上,勒勒車常常首尾相連,魚貫而行,只需一個車夫驅趕,一串勒勒車就可以悠然自得的前行不止。高輪車,亦稱“高車”或“大車”。因其車身高、車輪大,所以便于在沙漠中行走。槽子車則由于車身狹長,車座如同深槽而得名,此車主要用于裝載與運送貨物。至于牛車、駱駝車等都是根據(jù)不同畜力而得名。
春夏秋季道路通暢,塔塔爾人所用的交通工具為各種畜力車輛。冰封雪凍的寒冬臘月,則改換為雪橇。馬拉雪橇是塔塔爾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傳統(tǒng)交通工具,其外形除了沒有四個車輪外,其他部位與馬拉“六根棍”車別無二致。馬拉雪橇較之狗拉雪橇體積大得多,兩根觸地的滑板上為了減輕摩擦而鑲嵌有金屬品,一般為長條鐵皮。數(shù)根橫木組成的支撐架后設有齊腰的木質靠背,乘坐其上寬敞而舒適。
另外在塔塔爾族民間還有一種用鐵條彎曲焊接而成的人拉雪橇,體積雖小,但造型非常美觀,富有裝飾性。此種雪橇前部根據(jù)人們不同的審美觀而制成不同的圖案。其鐵架上鋪設幾塊木板,或裝置木箱,以供物之用。身著彩裝,歡歌笑語的塔塔爾族兒童乘坐此種雪橇嬉戲玩耍,別有一番情趣。
參考資料:張巨成、楊志剛.塔塔爾族:新疆奇臺縣黑溝村調查[M].云南大學出版社,200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