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語是白族的民族共同語,是漢藏語系中系屬問題存在較大爭議的語言之一。受特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影響,白語在歷史上和漢語關系十分密切。在語音、詞匯和語法等方面,白語既有很多和藏緬語對應的地方,也有一些特點和漢語相同或相似。由于白語在語言結構上與漢語、藏緬語族語言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,學術界至今還無法就白語的系屬達成共識。主要有藏緬語族說、漢白語族說、漢語方言說、混合語說等多種觀點,有的學者則將白語列為藏緬語族中的“語支未定”語言。
傳統(tǒng)上將白語分為大理(南部)、劍川(中部)和怒江(北部)三大方言。其中,怒江方言原稱碧江方言,因怒江州碧江縣于1984年撤消,故改稱怒江方言。白語三個方言之間,劍川方言和大理方言比較接近,除了一些方言詞匯和語音的差異外,一般都可以相互通話。碧江方言和其他兩個方言(特別是大理方言)的差別較大,通話有較大困難。大理(南部)方言包括大理和祥云兩個土語,分布于大理、洱源、賓川、云龍、漾濞、永平、云縣、鳳慶、祥云、彌渡、巍山、保山、南華、昆明、元江等縣市,以大理語音為代表;劍川(中部)方言,包括劍川和鶴慶兩個土語,分布于劍川、鶴慶、蘭坪、麗江、云龍、洱源、漾濞、永勝、寧蒗等縣,以劍川語音為代表;怒江(北部)方言原稱碧江方言,分瀘水(原碧江)、蘭坪兩個土語,通行于怒江州的瀘水、福貢、貢山、蘭坪和迪慶州的維西、香格里拉(原中甸)、云龍、洱源等縣,以瀘水語音為代表(圖為云南大理賓川縣雞足山鎮(zhèn)寺前村田家蘭宛,王鐵志供圖)。
白語主要使用區(qū)域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(nèi),省內(nèi)其他一些白族聚居區(qū)內(nèi)也有使用,分布地域較為集中。居住在平壩地區(qū)以及城鎮(zhèn)附近的白族居民一般兼通漢語,多為雙語人。邊遠山區(qū)白族只通白語。而白族婦女通漢語的比例要低得多。由于白語在當?shù)氐挠绊懀罄碇菥硟?nèi)的一些漢族人口也兼通白語。怒江的蘭坪縣城內(nèi),由于多民族雜居,而白語影響又最大,白語因此成為當?shù)馗髅褡宓墓餐浑H語。白族地區(qū)的電影、廣播、電視和報紙都使用漢語文,但民間文藝活動則以白語為主。
白族有自己的古老文字,歷史文獻中多稱為“白文”或“僰文”。為與新中國成立以后的拼音白文相區(qū)別,一般又稱“老白文”“古白文”或“方塊白文”,白族民間也有稱為“漢字白文”的。白文是在漢字影響下形成的一種漢字系文字。它借用漢字并對其進行改造或重新組合來書寫白語,并形成了內(nèi)在的讀寫規(guī)律,在文字性質上屬于一種仿漢表意字(圖為白文《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(jīng)》五卷頁面)。
新中國成立以后,根據(jù)國務院關于民族文字制訂的“五項原則”創(chuàng)制了一般稱為新白文或拼音白文的白族文字,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符號基礎的拼音文字,其字母次序、名稱、書寫方法、讀音都和漢語拼音方案大致相同。
參考資料:王鋒、張云霞、楊偉林:《中國白族》,寧夏人民出版社,2012年5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