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侗家,男方在婚禮前需行“認舅禮”,而舅父也一定要給外甥女準備出嫁賀禮。資料圖片
侗家“認舅禮”:娶媳婦需先認舅舅
侗家“認舅”,最初稱之為“修舅”。2010年岀版的《平秋鎮(zhèn)志》把“認舅”寫成“卡舅公”,那是侗語的說法。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、天柱一帶的侗族地區(qū),自古以來就有“認舅”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尤其是在現(xiàn)在的錦屏縣平秋鎮(zhèn)平秋村、石引村,以及彥洞鄉(xiāng)彥洞村、瑤北村等古老村寨,最興行“認舅禮”,而且頗為講究。
何為“認舅禮”?即是結親的男方家在舉行婚禮之前,要先往未婚妻的舅父家行“認舅禮”,表示飲水思源、不忘根本之意。之后,才能決定吉日,正式舉行結婚典禮。
“認舅”也稱“謝舅”,禮物的多少首先要看舅父有幾戶,有的有兩三戶,也有四五戶。約定日子后,男方家要按未婚妻舅父的戶數(shù),準備8斤以上的好豬肉,5斤以上的米酒(現(xiàn)在還增加了啤酒),5斤以上的糖果,并統(tǒng)統(tǒng)要貼上一塊長方形紅紙,表示吉利,還要給每位舅父封100元至300元的紅包。
去行“認舅禮”時,一般由未婚妻的父親或兄弟帶著前往。男方家挑著沉甸甸的酒肉到目的地后,一定要先入大舅家。到了家門口,在門外放兩三掛鞭炮,讓全寨人都知道有結親的親家來行“認舅禮”。這樣,女方家覺得臉上有光,而男方家也覺得光明正大。
大舅家用男方帶來的酒肉招待來客,并把左鄰右舍喊來作陪。如有二舅或三舅的,進餐前,男方家要先把紅包和糖果之類分發(fā)給二舅、三舅家,然后開始進餐。席間,喝酒猜拳,甚至互相對歌,表示舅父家滿意這門親事。
舅父接了“認舅禮”后,必須準備好賀禮。過去,賀禮往往是幾床大紅棉被、一對箱子。等到外甥女出嫁的那天,舅父必須親自前往送賀禮,且去的隊伍越大越好,以示隆重。舅父的禮物,女方家必須作為陪嫁品送出去,不得留作他用。舅父的賀禮也可用現(xiàn)金代替,禮金往往是“認舅禮”紅包金額的雙倍。
侗寨村民講究“天上雷公大,地上母舅親”?;檠鐣r,舅父必須被安排坐在堂屋正中連桌(兩張桌子連在一起)的上位,背靠神龕。舅父,尤其是大舅不得推卻,否則,就是不給主人面子。美味佳肴端上來后,女方家在大門外為舅父上席放炮,大家便一齊起身舉杯祝酒。
據傳,“認舅禮”起源于封建時代的習俗“還娘頭”,即過去外甥女必須有一人要嫁給舅父做兒媳,否則,舅父家會有意見。用現(xiàn)代的話說,就是父母包辦的表兄妹近親婚姻。如果不愿“還娘頭”,就必須拿酒肉去舅父家說情修好,以免舅父記恨。
在新社會,男女婚姻自主,不需“還娘頭”,也不必“修舅”了。久而久之,“修舅”就被改成“認舅”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