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
圖片
每年的農(nóng)歷六月初二是仫佬族的吃蟲節(jié)。這一天各家的飯桌上擺著幾碟風(fēng)味菜——油炸蝗蟲,鹽酸螞蚱,甜炒蝶蛹,還有呀米泥鰍等,全家人團(tuán)團(tuán)圍坐,家長說一聲“吃”,隨即一家人一起動筷,痛痛快快的吃起來。
傳說古時候,仫佬山鄉(xiāng)蟲災(zāi)連年,五谷欠收,人們面對蟲災(zāi),又恨又怕,無能為力。寨老們經(jīng)過商議,懸下重賞:誰能除掉蟲害,賞三頭肥豬。紅榜一出,首先是公雞前來揭榜。誰知公雞到了田里,還沒吃到幾只蟲子,早被露水打濕了羽毛,冷的直打哆嗦,于是紅著臉回來了。接著鴨子前來揭榜,可是鴨子在水田里游,害蟲在禾苗上飛,他把脖子伸得老長老長,也逮不住幾只蟲子,回來后無話可說。最后是道士揭榜,然而天生野性的害蟲哪里聽得懂法經(jīng),道士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。
眼看著一年的收成又要被害蟲吃掉了,這時,也就是六月初二這一天,有一個意外的發(fā)現(xiàn)。一個名叫甲娘的婦女帶著孩子回娘家來探親,由于家窮,他沒有禮物帶給父母,心里很難過。他一邊走一邊想,在路上撿點什么東西作見面禮呢。當(dāng)他走到自家的田邊時,更發(fā)愁的走不動了。她就到田里去捉蟲子玩耍,不一會兒抓了好幾蟲子。這時甲娘突然冒出一個念頭,就用這幾些蟲作禮物吧。于是她把蟲帶回家,放到鍋里炒了請全家吃,大家都覺得清香可口,很好吃。這食譜一下子就傳開了,人們都爭相到田里捉蟲子來吃,害蟲自然大減,那年的收成也很好。寨老們賞給甲娘三頭肥豬,甲娘謝絕不受,把豬殺了,用來回敬鄉(xiāng)親父老。后來甲娘死了,人們就在田地中間立廟紀(jì)念,這廟叫“吃蟲廟”。
從那以后每年的六月初二,仫佬族各村各寨都要吃蟲節(jié)。這一天出家的婦女都要回娘家來過節(jié),并且一路走一路捉蟲子,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吃中廟,唱歌跳舞,充滿著歡樂的氣氛。
搜集整理:覃承勤
選自《中國民俗傳說故事》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8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