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,毛南族的科學(xué)知識還十分落后,當家公家婆知道兒媳懷有身孕了,便忙去找“先生”占卜、算命,對孕婦及胎兒在妊娠期間的狀況作出判斷,指出“祭解”方式,就是請師公來念經(jīng)書祭祀鬼神,以擺脫災(zāi)難,讓孕婦安全度過孕期,胎兒順利出世。臨產(chǎn)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燒臨盆水,臨盆水不能一氣燒足一鍋,而是分兩步燒成。第一步先把鍋燒紅,再往里面滴水,連滴三滴。水滴在鍋里發(fā)出沙沙的響聲并待蒸后,才用大瓢舀水進鍋。老人說,這樣做以后小孩才少屙尿。出生的如是男孩,就往臨盆水里放一支筆,意在祝愿孩子將來勤奮讀書;若是女孩,就向盆里放一件精致的紡織品或秀麗的刺繡物,祝愿女孩將來手巧藝高。
孩子在三日內(nèi),父母最關(guān)注的一件事是“踏生”。所謂“踏生”,就是孩子出生后第一個踏進家門的外來人(指非同鍋同桌吃飯的屋外人)。毛南人認為,“踏生”關(guān)系到新生孩子一輩子的為人處世。民間認為,“踏生”者的性格品行怎樣,將來孩子的性格品行就怎樣。
孩子滿三日時,家里要籌辦一次三早會,毛南語叫“肥三英”。為什么要滿三日才向眾人宣告孩子降生呢?由于過去接生技術(shù)落后,又缺醫(yī)少藥,出生的孩子在三日內(nèi)能否生存還是一個疑問。過了三日,生命就比較安全了,故要過了“三早會”才正式向眾人宣告孩子降生。
孩子第一次剃頭,有的要找“先生”選擇吉日,但大多數(shù)都按“婦女皇歷”,即孩子出生后的第12天或20天就剃頭。但要忌對丁日,怕以后孩子頭上生瘡,遇丁日就往后延遲一天。第一次剃頭,要給孩子煮一個紅蛋。母親洗頭是在產(chǎn)后的第22天。洗頭后在最臨近的一個圩日去趕圩,然后在產(chǎn)后的第33天“賣貓月”?!百u貓月”,毛南語叫“別年妙”,就是母親產(chǎn)后第一次外出串門,打算到哪一家,要預(yù)先告知對方,讓其有所準備,以便回贈一些禮品。母親去時,帶上豬肉、酒、面條等,和主家歡聚進餐,然后接受主家的禮品而歸?!百u貓月”后,接著還要去外婆家。這是產(chǎn)后第一次去,叫“去外婆家賣月”,意思是宣告孩子滿月了,身上干凈了,此后就可以和往常一樣,去哪里都不受限制約束。此次“賣月”,給外婆家的禮物有一只雞、一斤豬肉、一捆面條、一斤酒。如果孩子命里不“中衰”或“空花他布”,母親可以帶孩子去。如果孩子受八字所限,第一次去外婆家不能過橋,途中遇橋要繞道而行。外婆要給外孫贈送米粽、雞蛋和小被單等禮物。
參考資料:譚自安《中國毛難族》,寧夏人民出版社,2012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