畬語,是指畬族所使用的語言。漢族人一般稱之為“畬民話”、“畬話”或“畬客話”;在畬族內(nèi)部則稱之為“山哈話”(意為“山客話”)。
畬族人主要使用兩種語言,一是畬族自身的語言,即畬語,如今它只在廣東的博羅、增城、惠東、海豐等四縣有約1200多名使用者,被稱為“活聶”,人數(shù)占不到畬族總人口的1%。畬族所操的就是接近瑤族布努語的炯奈話,屬苗瑤語系;隨著畬族融入漢人社區(qū),大多數(shù)畬族轉(zhuǎn)說客、贛、閩、粵系的漢語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中國99%以上的畬民使用的是當?shù)氐目图曳窖浴?/p>
福建福安地區(qū)的畬語被認為是全體畬語的標準語。雖然廣義的畬語以語言島的形式零散地廣布于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廣東、安徽等省份,但內(nèi)部卻保持著高度的互通度。這種語言現(xiàn)象在中國南方是不多見的。
語言特點
語音方面,各地的畬語或多或寡地受到分布區(qū)其他語言的影響,聲母、韻母、聲調(diào)略有出入。畬語的聲母有16到20個不等,沒有翹舌音,有聲母[?]、[?]、[?]、[h];韻母50個到70個不等,二合元音、三合元音比較多,有入聲韻尾
詞匯方面,畬語有自己獨有的詞匯。畬語獨有的詞匯主要集中于常見的人或事物以及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活動的稱謂,如“佛生崽”意為小伙子,“布妮崽”意為姑娘等。
畬族在歷史上和長期受到漢族語言的影響,保留著大量的古漢語詞匯,比如走(跑)、行(走)、烏(黑)、赤(紅)、寮(屋)、禾(稻)、鑊(鍋)、窠(窩)、奉(給)、其(他)、著(穿)、睇(看)、戮(殺)、仄(斜)、嚙(咬)、使(用)等等。
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畬語也吸收了現(xiàn)代漢語中的大量詞匯來指稱新鮮的事物和概念,這些詞匯畬語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,比如電視、電話、電影、電燈、城市、干部等等。年輕一輩的畬族使用的詞匯和老一輩使用的詞匯也存在顯著的差別,一般老一輩使用畬族原始的詞匯,而年輕一代傾向于使用現(xiàn)代漢語的詞匯。
語法方面,畬語比較普遍地使用疊音詞匯,比如:冷冰冰、冷秋秋、冷鐵鐵、烏洞洞、烏冷冷、狠燎燎(火很旺)、睇睇下、行行下等等。畬語的句法規(guī)則與粵語、客家話等其他南方漢語族語言相似,比如說“你走先”、“奉點錢他”等。
與其他漢語語言的關系
畬語和客家話基本上能夠沒有障礙地互通。畬語和客家話的關系究竟為何,一直是學界爭論的焦點。極端的觀念中,一派學者認為,畬語是客家話的一種;另一派學者認為,客家話對畬語有過影響,但只浮于表面而已?,F(xiàn)在一般認為畬語和客家話都是在不斷遷徙中產(chǎn)生的語言,彼此有相似性。歷史上,客家人的祖先在南徙過程中進入廣東東部和北部時曾與畬族雜居,語言上彼此產(chǎn)生了影響,這也是一些學者認為畬族說客家話的原因。但畬語的歷史要比客家話早許多,故此畬語必然保留不少和客家話以及其他漢語都不同的成分,并且畬語的分布和客家話的分布也不一致。
福建省的畬族主要集中于閩東地區(qū)的福安、霞浦、福鼎、寧德、羅源和連江這6個縣市。閩東的畬語所受到的閩東語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看出:
第一人稱“我”的讀音與福州話相似;產(chǎn)生了聲母類化現(xiàn)象;后一個字的聲母脫落;從閩東語中借入了許多典型的詞匯,如:“壞”說“呆”、“生小孩”說“養(yǎng)”;在名詞后加“囝”表示小稱,如“鳥囝”。
參考資料:沈作乾:《括蒼畬民調(diào)查記》發(fā)表于《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月刊》1925年第4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