瑤族的社會組織根據(jù)習慣法有石牌制和瑤老制兩種,其中,石牌制主要存在于廣西瑤族,尤以大瑤山為代表,而瑤老制則主要存在于廣東瑤族。
連南瑤族地區(qū)每個瑤排自然村是一個基本單位,每個排都有自己的瑤老辦事,依據(jù)習慣法,瑤老的名稱有天長公、頭目公、管事頭、掌廟公和燒香公、放田水公和放食水公,各個瑤老的名稱不同,其職守也不盡相同,具體如下。
天長公。天長公是一排之首,其任期較短,一年一任,往往以年齡最長的老人擔任,有的地區(qū)則是通過公平公正公開選舉產(chǎn)生,當選者一生中只任一次,其職責是處理排內(nèi)大小事務,處理排內(nèi)糾紛和維持排內(nèi)秩序,排內(nèi)大大小小的事務均有其處理和調解,凡有人失物、被殺,就要主動負起偵查和破案,遇到其他排或是異族侵害,則召集全排群眾會議,領導抵抗敵人,參加各排聯(lián)合會議,保管過山榜等。天長公在任職期間,每戶半年給一斤米作為辦事費用,調解糾紛時收取一定的酬勞費,若辦事不公正,有貪污賄賂行為的,群眾可提出罰款,并可罷免,另選新的天長公。
頭目公。每條龍(依地域、山勢劃分的排之下的社會單位)的頭目,由每條龍選定一人,任期各地不一,有兩年的,三年的,五年的。其職責主要是管理龍內(nèi)的事務以及在排里協(xié)助天長公辦事,即協(xié)助天長公緝捕盜竊人犯,辦理糾紛事務;每年農(nóng)歷十二月十五日攜酒至巫師處擇定與明年農(nóng)事有關的事,立秋又請巫師擇好日子修路、除草鋪石、修補漏屋,歲末又登高呼吁大家警惕火災等龍里大大小小的事項。頭目公在辦事時有一定的報酬,除此之外,每年另由本龍的人家出米一斤為酬。
管事頭。管事頭是在非常時期即械斗時產(chǎn)生的軍事首領,每條龍選出6名,一般由年富力強而又有膽識的青壯年充當,且必須是出生時辰有“未”字的人,出站時每天可取得3元白銀的報酬,在殺死敵人和俘虜敵人時還有額外的獎賞,但戰(zhàn)斗不力、畏縮不前的也會被免職,管事頭的職務隨械斗的結束而自然結束。
掌廟公和燒香公。二者都是處理宗教事務的人物,其中,長廟公是管理廟宇的人,在每年的幾個大節(jié)帶領全排的人到廟中敬奉祖先,向大家籌集錢米等,任期不定,也可終身任職。燒香公則是為廟里的祖先公燒香,一經(jīng)選任就終身任職。掌廟公和燒香公每年由每戶出兩斤米給其作為報酬。
放田水公和放食水公。放田水公的產(chǎn)生不用選舉,愿意擔任田水公的人則在“白露”那天日出之前到水圳坡頭處,誰最先在長的最長的茅草上打一個結,誰就是放田水公。其義務是每天巡查一次,見有小洞自己修補,若洞較大,則叫村民一起修補。放食水公的選任是在群眾大會中自己先提出要求,經(jīng)大家同意即可,其職責是保證食水的供給。
參考資料:高其才,中國少數(shù)民族習慣法研究[M],清華大學出版社,2003年。